返回

陕北黄土高原古地中海沧海桑田的变迁之二·黄土高原形成前被特提斯海覆盖

三暮

 

  从安塞县出土的古代海洋和大陆生物化石,判断地球在远古时代陕北地区成为海洋状态,那么在亚洲东部中国境内这个范围有多大呢?
  2008年5月笔者在紧邻安塞县北部的子长县三十里铺调查陕北地质构造,偶然间发现农民盖猪圈用的石板是一块海洋古生物鱼化石,可见在安塞县发现的古代海洋生物化石绝非是孤立现象,至少古地中海(特提斯海)的北部界线在陕蒙边界一带,这也是世界级陕北海相油气田分布的主要区域。

子长县三十里铺一农舍猪圈旁鱼化石石板,被分割剩余石料上鱼化石痕迹十分明显

  2008年10月4日新华网有一篇报道“重庆山区发现五亿年前海底化石群”,文章说,重庆市一群工人在海拔一千多公尺的高山开挖人工湖时,无意间挖掘出海底化石群,经专家监定,是由距今四亿三千万年至五亿年前的海底生物演化而成。新华网介绍,这群化石分布在重庆南川区金佛山上一处山涧,有的呈鱼鳞状,有些呈龟状,还有些呈刀斧状重叠在一起。其中一条鱼状化石长约六十公分,宽约二十公分,稜角分明,活灵活现。西南大学地理科学院有关专家证实这群化石的年代,认为当时的海洋生物死后形成化石,经过长年累月的演变,在重力作用下形成化石群。同时,海底化石群的发现也充分证明金佛山一带曾是一片汪洋大海,后因地质构造的原因被抬升,海水慢慢消失形成陆地。
  在青海省同样也发现了大量的古代海洋生物化石群,2009年6月20日新华网报道“戈壁深处的奇观──贝壳梁”。在青海省柴达木盆地腹地的戈壁荒漠区,有一处令人叹为观止的地质奇观──贝壳梁。贝壳梁长约2公里,宽约70米,形色各异的贝壳与盐碱泥沙板结成块层叠堆积,厚达20多米,蔚为壮观。据地质专家分析,贝壳梁形成于距今约15万年前,不仅是珍贵的古生物遗迹,也是罕见的自然奇观。
一名游客经过遍布贝壳的贝壳梁。新华社记者侯德强摄。 贝壳镶嵌在贝壳梁附近的泉水河中。新华社记者侯德强摄。 一名游客在贝壳梁上拍照。新华社记者侯德强摄。 当地蒙古族牧民永红在展示贝壳梁的各种贝壳新华社记者侯德强
 
  根据陕北、四川、青海已发现的古代海洋生物化石群判断,大致从陕蒙交界一线到青藏高原、云贵高原这一广阔地带,远古时期被特提斯海覆盖,这些沧海桑田的变化都是大陆板块漂移造成的。
  特提斯海(Tethys)南半球的冈瓦纳古陆与北半球的劳亚古陆之间的古海洋。又称古地中海。现代地中海是特提斯海特提斯海的残留海域。地史时期存在于劳亚古陆和冈瓦纳古陆之间的海域。今位于欧洲和非洲间的地中海为其残留部分。大体沿阿尔卑斯—喜马拉雅褶皱带分布,自西而东包括今比利牛斯、阿特拉斯、亚平宁、阿尔卑斯、喀尔巴阡、高加索、扎格罗斯、兴都库什、喜马拉雅等巨大山脉,然后转向东南亚,并延伸至苏门答腊和帝汶,与环太平洋海域连通。古地中海可能在晚元古代就已出现,但范围在不同地史时期有很大变化。二叠纪晚期地球上出现一个南北对峙而又互相连接的泛大陆,古地中海范围缩小。三叠纪以后,西部变窄甚至封闭,东部仍很开阔。白垩纪末期开始,海水退出南欧阿尔卑斯地区和东南亚;渐新世末期至中新世,喜马拉雅地区也上升成陆。经过喜马拉雅运动,古地中海东段消失。阿尔卑斯运动形成的褶皱隆起,分割了南欧部分的古地中海,形成现在的地中海、黑海和里海。
  根据资料介绍,在古生代,大陆只分成南北两个原始古陆,中间相隔的是比现在的太平洋大得多的特提斯海。特提斯海南边的冈瓦纳大陆,包括如今的南美洲、非洲、澳大利亚、南极洲和印度;北边的欧亚大陆,包括如今的欧洲、亚洲、北美洲。在二叠纪晚期,地球上南、北两块大陆开始分裂、漂移,形成板块。印度板块分离出来以后,以较快的速度向北移动,特提斯洋壳受到强烈的挤压,不断发生褶皱断裂和上升。到距今6500万年前的始新世晚期,印度板块与亚欧板块相撞,导致了剧烈的地壳构造运动,使喜马拉雅地区全部露出海面,特提斯海消亡,宣告了整个高原地区海洋历史的结束。
  古特提斯洋,也称“第一特提斯”、“永久特提斯”或“古生代特提斯”,对其范围大小,尚有不同认识。古特提斯洋东段,其主体大致自伊朗和阿富汗北部,经中国西藏喀喇昆仑山和澜沧江,转入中南半岛。有人认为,中国昆仑山、秦岭和祁连山地区也都属于古特提斯洋范畴。
  地质学家发现,这一时期以前沉积的地层开始时是一些浅绿色和灰绿色为主的碎屑岩,其间夹有煤层、特提斯海的古生物。这表明,那时候气候温暖、湿润,植被繁茂。高大的蕨类、种子蕨、苏铁等植物组成了茂密的森林,而森林中则游荡着各种喜暖喜湿的动物。在森林边缘以及森林间的洼地上河流纵横,湖泊和沼泽星罗棋布,水边生活着一些大型的两栖动物、似哺乳动物和爬行动物中的假鳄类。这样的景观可能一直持续到三叠纪的晚期。到了侏罗纪早期,气候开始发生了变化,干热的气候取代了过去的温湿气候,这可由堆积下来的地层转为了红色地层,其中的化学成分富含钙质胶结以及氧化铁的普遍存在而得到证明。这样的气候当时是普遍的、全球性的。这种气候条件无疑更加适合于完全脱离了水体限制、喜欢热和干旱的爬行动物的发展。恐龙类正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开始成为地球上陆地生态环境的统治者的。
 

特提斯海(古地中海)变化

特提斯海(古地中海)变化

 
《陕北远古是海洋》最近更新时间:2016-12-26  本文摘自2015年3月将要出版的新书《安塞腰鼓探秘》

 

相关内容
西汉时期的道观 清光绪年代地契中的传奇故事
安塞发现谢子长将军的部分遗物 膚施县民国税票
安塞发现大量唐代崖刻 真牛B陕北远古是海洋?
安塞县发现宋代秧歌画像砖 黄土高原形成前被特提斯海覆盖
安塞县发现清代祠堂 大陆板块顺时针旋转漂移的动力源自地球自转
安塞县发现一批清代珍贵藏书  
安塞发现一套古代中医医疗器具  
安塞发现一口清代军用大刀  
安塞发现热带地区雌雄草化石  
安塞发现罕见的动物犄角  

 


Copyright © 2004 ansaiart.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安塞民间艺术创作室 2004

Email: ydm2686@ansaiart.cn